西部“大农村”vs纽约“中国城”,看看两位华裔美国人的成长轨迹

续航客服微信二维码-black

留学申请微信咨询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点击下方按钮咨询

联系客服

这篇文章探讨了两位华裔美国人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他们在美国西部和东部长大的不同文化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和体验。无论是在中西部还是纽约唐人街长大,他们都经历了种族歧视、文化冲突、家庭压力和自我认同探索等问题。虽然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不同,但都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对家人的努力和牺牲充满感激。通过文化冲突与融合,他们逐渐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并有了自己的文化自豪感。这篇文章通过两位美国华裔的真实故事,呼吁更多人关注美国亚裔社群的生活和文化,以及移民家庭的挑战和奋斗。阅读全文大约需要10分钟。*

美国留学生不同,很多亚裔美国人都会经历这样一段时期:Ta们的文化生活因为种族问题变得十分割裂。两种文化之间的纠葛,会因为安家地点(普通市郊或者种族聚居区)和融入社区的方式不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采访了两位ABC(American-born Chinese)小伙子,听他们讲述了作为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后代,各自所受到的文化冲击。

24岁的菲利普·程(Phillip Cheng)在中西部长大,他的父亲在一家中国餐馆工作,母亲则是一位赌场荷官。Cheng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亚裔学生。同时他还是一名同性恋。如此他得以在多个层面上,讨论身为“局外人”的感觉。而33岁的Kai Ng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截然相反——他的父母因为工作地点的关系,移民到了曼哈顿的唐人街,他长大后身边的同学也都是美籍华人。

Cheng和Ng的核心经历非常相似:他们都是家里第一批有大学文凭的人,亲身感受过种族偏见,经历过“一家三口挤一张床”的困难时期,远离了其他的家族成员,都成长在“一边吃中国菜一边吃麦当劳鸡块”的双重文化环境中。

然而,中西部和东海岸的环境差异可以说是“同一国家中的两个世界”,Cheng和Ngi也因而各自拥有了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生活。下面就是他们各自分享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成就了他们的今天。

问:从你的双亲说起吧——他们是什么时候来到美国的?那时的你有没有出现在故事里?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我的父母在80年代从上海来到了美国,后来在康涅狄格州相遇。当时爸爸在纽黑文经营着一家外卖中餐厅,妈妈给他打工。妈妈有一次差点被他解雇了——不过最终结了婚!现在妈妈是赌场的荷官,爸爸还在经营餐馆生意。我实际上是在纽约法拉盛出生的,但是爸爸为了帮朋友开餐馆,我们一家在我不到十岁的时候搬到了美国中西部。

Kai Ng (纽约唐人街):我的父母是在香港遇到了彼此,1988年移居纽约,那时的我四岁。他们从香港到纽约一直从事服装生意,在曼哈顿唐人街的工厂里工作。

问:你们在家里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跟我们分享些你小时候的记忆吧。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我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外的一个郊区长大。

那个地方理论上属于伊利诺伊州,但被当做圣路易斯大都市区的一部分。我们住在街区角落一栋很朴素的房子里。邻居大都是上了年纪的白人家庭。在两种文化中,我在每一边都有自己坚持的地方。比如因为妈妈经常下厨,所以我一直很喜欢中国菜。不过在朋友家里也肯定会吃些麦当劳之类的美餐。我在家跟爸妈都说普通话,但现在看来更像是“中式英语”。

Kai Ng (纽约唐人街):在唐人街的公寓里,我跟祖父母、弟弟、妹妹几个人,好多年都睡在一张床上,直到我们搬去了布鲁克林的Bensonhurst。我不太清楚那张床垫我们用了多久,但我也不记得有买过新床。在家里,我跟父母用广东话交流,吃着蛋挞和奶茶长大。我十分感激这些经历。

问:你们的学校里,人群分布都是怎样的?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我是我们小学里唯二的亚洲小孩,所以不得不找个英语家教。上小学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白人社会”。后来到了上高中的时候,我学校里有2600多个学生,但我清楚地记得只有三四个亚洲学生。

Kai Ng (纽约唐人街):我在唐人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只有大概5到10个孩子不是亚裔。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但到了曼哈顿的中学之后,一起上学的白人和黑人同学就多了起来。等到高中我才意识到,这里不只有东亚人、黑人和白人——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波兰的孩子们也突然出现在身边了。纽约确实是个大熔炉。

问:有没有一个瞬间让你感到自己的“亚洲属性”与众不同?甚至经历过公开的种族歧视?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有的,某次有个关于“炒饭”或者“斜视”的笑话来着,我隐约记得有个孩子叫我“滚回中国去吧”。但比起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友好,我觉得现在作为一个同性恋感到的歧视更严重一些。与黑人群体受的歧视等级不同,同性恋圈子中的种族歧视是公开的。交友app上总会出现这样的标签:“拒绝胖子,拒绝娘娘腔,拒绝亚裔,拒绝黑人”。而且因为性取向是一个非常私人的问题,所以人们总能以“我就是酱紫”为理由开脱。

大概在六年级还是七年级,我在跟别人比较自己的身高和运动能力的时候——毕竟是亚洲人的体质——开始感受到了“亚洲属性”带来的偏见。其他同学已经开始表现出青春期特征的时候,我依旧感觉自己是个小男孩。同学们开始讨论约会、找谁做舞伴这些话题,让我越来越多感到自己的亚洲属性和鹤立鸡群。

Kai Ng (纽约唐人街):是的,从小到大常有人管我叫 “slanty eyes”、 “rice cakes” 等带有歧视的外号。长大之后,身边的人也都知道了亚洲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别,又突然开始管我叫“中国人”了。我的韩国朋友也常被当做“中国人”。

问: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情节会被当作是正常的?你觉得自己能否适应?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在种族方面,白人是“正常的”;性取向方面,异性恋是“正常的”。十四五岁是我觉得自己最孤立的一段时间。身边没有亚洲人,没有真正能理解我那种“鹤立鸡群感”的人。所以我当时封闭了自己,尽量让自己忙起来。而好在性向这个标签正通过某种方式脱离由来已久的污名化。

无论在乐队还是合唱团、喜剧、演讲和辩论队里,我都是主力成员,所以平时时间很紧。仅有的空闲,也只是回家之前呆坐在停车场里,沉浸在“我在做什么”的反思中。有时我真的感到很沮丧。而更沮丧的是,我不知道能跟谁倾诉这些事情。

Kai Ng (纽约唐人街):对于90年代在纽约的亚洲人来说,学校里的“正常”是与亚洲帮派文化划等号的,就好比电影《黑帮天堂》所处的时代一样。所以说到“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答案就是“想成为你眼中看到的那些人”。可选的目标,无非就是黑人嘻哈文化或者白人Abercrombie文化。你需要尽可能靠近这两种文化,但就是别像个亚洲人。因为没人想当成龙。

问:你觉得你在文化上是跨界的吗?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在文化上,我觉得我跨越了美国与中国传统之间的界线,同时也被一些非主流的文化所吸引。大概在我中学的最后一年,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性向和身份认同。认同感、亚洲属性和性取向这些问题纠缠在了一起。很多问题我想不清楚,比如“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被视作异类”,“我如何或为什么要给自己寻找认同感”。

Kai Ng (纽约唐人街):我大部分朋友是亚洲人和美籍华人,我也觉的这是在纽约成长经历中的一部分。身边总有跟你长得像、说话也像的人,感觉很自在。一起闲逛的韩国人肯定都在法拉盛,菲律宾人肯定都在皇后区的艾姆赫斯特,中国人肯定都在曼哈顿的唐人街。

问:你有没有感到自己有“二代移民的原罪”?体现在哪里?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我从没想把自己的问题归到父母身上——这完全是个亚洲属性的问题。父母是第一代移民,我也看到了他们工作多么辛苦。你在社交场里总能听人说“这是一代‘移民’的原罪”。父母在种种方面为我做了牺牲,我才得以有了今天的生活。

第一次见到妈妈和三个白人妈妈交谈的时候,我站在一旁观察她们。我能感受到一种排斥和隔阂,因为妈妈接不住她们的梗。我甚至觉得这份排斥是有意的。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我这才知道,父母在美国一直经受着这些排斥。

Kai Ng (纽约唐人街):小时候我倒觉得没什么,在我的移民家庭里,没有所谓的“睡前故事时间”,只有“四处奔忙时间”和“赚钱养家时间”。我没法评价父母的所作所为,因为我完全不清楚。但现在我懂了,也开始感激父母当年的辛劳。

问:与其他亚裔美国人相处的时候,你是否感觉有压力?或者反过来说,你想没想过疏远其他亚裔美国人?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我的朋友圈看起来有点像一本典型的历史教科书。我是朋友圈里的亚裔代表,我们另一个黑人朋友算是黑人代表,剩下就全是白人了。因为我属于学校“尖子生班”的一员,所以我一直处在某个小圈子里。作为学校里唯一的亚裔孩子,我真觉得自己被扔进了一个角色设定里,而且这个设定只容得下一个人。一旦有另一个亚裔孩子来到这儿,就会有担心“这里真的容得下两个亚裔学生吗”。高中时确实有另一个亚裔同学,但我们之间没什么交集。

Kai Ng (纽约唐人街):我的朋友大部分是亚裔,我跟很多小学同学至今还是朋友。与亚裔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那种亚裔的自豪感。当然,谁也不想成为一个没有美国本土朋友的人。因为在篮球队的关系,我也和很多亚裔以外的人交了朋友。

问:你们都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来聊聊这一点吧。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我在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学院读书,还拿了奖学金和助学金。我一直喜欢电影,而且我知道自己真心想进入这个行业。我父母还看过我排的剧,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惊喜。父母当然也提过让我当律师之类的话题,毕竟这是典型的“让家里感到骄傲”的路子,妈妈也认为我擅长辩论,所以我只能跟他们强调“学律师很费钱”。但我没觉得我让他们失望了或是怎么样。

哥伦比亚学院里面没多少亚裔学生,但我还是交到了很多亚裔朋友。现在经常跟在白人社区里长大的亚裔朋友开玩笑说“来这儿之前,你交到过靠谱的亚裔朋友吗”?“我们互相是彼此的第一个亚裔朋友吗”?

我在芝加哥的朋友,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是一位来自危地马拉的留学生。另一个朋友是圭亚那的第一代移民学生。还有个儿时好友当了翻译。我认为不必刻意找亚裔来交朋友,最后我还是跟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打成了一片嘛。你是否是一个靠谱的人,才是真正重要的。

Kai Ng (纽约唐人街):对于我和我的家庭,从来不可能有“孩子,你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就行了”这种事。涉及其他很多纠结的问题,比如我觉得自己有艺术天赋,但家里想让我读商科。谁来做决定呢?早点赚钱补贴家用在当时肯定是优先考虑,但也不全是因为家里。高中的学业就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对读大学也没多少把握。我当时不喜欢所有教育的知识内容,不喜欢所有的选修课,也想不通谁会选、为什么选这些课。就比如,为什么不能学一下中国史呢?可能当时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中国文化或多或少渗透到了我的学习环境中。

我确实花了更多时间纠结上大学的事,但我最后还是去了拉瓜迪亚的一所高校,读了个两年制的商科专业,在05年毕业了。那里确实是个充满多样化的地方,很多人离开的时候都兴奋的不行,但对我来说却并不在意。

问:如今的你们有多少文化自豪感呢?你们的经历又如何影响了这份感觉?

Phillip Cheng(伊利诺伊州):我小时候一直沉浸在这份文化中,我喜欢去唐人街吃上海菜,还喜欢带朋友一起去。现在也还是一样的,而且幸运的是我在广告业工作,有很多机会在纽约逛。那些种族自带的设定已经不同往日了,现在更重要的是如何相处。

对于在中西部的那个高度同质化的白人社区里的生活经历,我也没那么怨念。我一直生活在两种文化的交界处,从任意一边走出来也比一般人容易很多。就比如小时候,父母会把我赶出家门,送上一趟飞往上海的飞机,让我去看亲戚。他们会说“你知道怎么去那里,对吧?”现在我已经不怕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就算突然搬到芝加哥、纽约、伦敦或中国生活也没问题。

当你被视作异类的时候,你会对其他异类更为敏感——我觉得大多数有色人种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处在一个自己不被当做常规存在的空间里,你就更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作为一个从事广告和电影行业的人,这份异类感对我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Kai Ng (纽约唐人街):之前已经聊到了,父母的辛劳工作对我影响极大。现在我正打算在健身行业创业,圆自己一个梦。从父母的经历和如今所处的视角中,我也有所收获:当我跟朋友聊到孩子,我问他们是否想让孩子在美国长大,因为我希望他们比我了解的更透彻些。问题在于美国的教育——我们的教科书里有什么?全都是“美国如何伟大”“所有人都要仰视美国”之类的,很多都是我当时的教科书里没有的东西。在美国的教科书里,我找不到一点亚裔自豪感或者任何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一般都把自己的经历藏在心里,因为感觉会有点丢人。但我也越来越放得开了,因为我觉得,亚裔的声音应该被倾听。

以这两位华裔美国人的成长轨迹为借鉴,希望不论是想要移民美国的父母,还是想要出国深造的学生,都能对美国亚裔的生活、文化环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移居、移民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我们应充分利用,有弊的地方必将会在第三代、第四代移民身上得到解决。如果你对此有更深刻的见解,欢迎与我们分享。美国留学专业机构续航教育提供美国大学申请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融入美国。

可能感兴趣的问题:

1. 这两位受访者在美国成长的经历中所面临的种族歧视问题如何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职业选择?

- 种族歧视对两位受访者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否会持续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或人际关系?

2. 受访者提到了在学校中经历的文化压力和身份认同问题,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 他们是如何处理学校中的亚洲身份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冲突的?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心得或建议?

3. 受访者提到了家庭背景对他们的影响,你认为家庭背景在亚裔学生的美国留学经历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 家庭背景对亚裔学生在海外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在家庭传统和当地文化中找到平衡?

4. 两位受访者谈到了对周围亚裔社区或亚裔朋友圈的存在感和关系。你认为亚裔学生在国外留学时需要如何处理自身与亚裔社区的关系?

- 亚裔学生在国外留学过程中如何平衡与亚裔社区的联系,以及在主流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5. 作为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两位受访者在职业选择上有何独特的挑战和经历?

- 作为第一位大学生,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是如何权衡个人兴趣和家庭期望的?这种历程对他们的职业道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 受访者提到了文化自豪感,你认为在跨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亚裔学生应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 亚裔学生如何在不同文化间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认同?如何处理来自不同文化的压力和期望?

7. 他们从个人经历中谈到了如何处理种族歧视以及对不同文化的认同。这些经历对他们在美国留学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融入有何帮助或启示?

- 他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经历处理环境中的种族歧视和文化挑战的?这对其他面临类似情况的留学生有何启示?

8. 受访者提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你能谈谈这种期望如何影响亚裔留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自我发展?

- 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在亚裔留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留学生应该如何平衡家庭期望和个人志向?

*简介与问答内容由人工智能chatGPT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发散,仅供参考,如有冲突请以正文内容为准

【独家稿件声明】本文为美国续航教育(Forward Pathway LLC,官网地址:www.forwardpathway.com)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美国续航教育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美国续航教育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同时在中国上海和深圳设有续航教育分部。续航教育自201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研究中美之间的文化教育发展与趋势,提供最专业的美国留学一站式服务,获得美国国际招生协会AIRC及国际教育顾问委员会ICEF的双重认证。

美国招生协会
AIRC权威认证

2000+ TOP50
成功申请案例

7000+ 学校
独家数据库信息支持

点击了解详情

留学宝典

史上最全留学指南

续航客服微信二维码-black

咨询留美申请详情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点击下方按钮咨询

联系客服

觉得有用的话就评价/分享一下吧~

留学宝典

美国留学宝典

史上最全留学指南

联系我们

24小时在线客服咨询

 续航教育企业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或点击下方按钮


联系电话:
+1 412-230-8666

邮箱:
[email protected]

Generic filters
Exact matche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