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国名校的价值——从社会阶层流动性探讨名校的影响

续航客服微信二维码-black

留学申请微信咨询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点击下方按钮咨询

联系客服

本文基于社会流动性研究报告,探讨了美国高等院校对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美国社会阶层总体趋于固化,高等教育在其中扮演了一定助推角色,但顶尖名校对个人社会阶层提升仍具有显著价值。富裕家庭子女更容易进入顶尖名校,加剧了阶层固化,但即使是底层家庭子女,进入常春藤等名校也能大幅提升向上流动几率。文章通过数据图表展示了不同院校类型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以及时间趋势,并结合亚裔群体的文化适应研究,强调了美国名校在提升个人社会阶层方面的巨大价值。全文阅读时间估计为6分钟。

更新记录:

2025年04月25日:根据最新的社会流动性研究报告,更新了关于美国高等院校对社会阶层流动性影响的数据和分析。更正了《纽约时报》文章的发布日期。补充了美国大学的中文名翻译。
2025年01月19日:更新了关于黑人和白人孩子社会流动性比例数据的背景信息,增加了调查的样本量、调查方法等内容,以增强数据的可信度和完整性。增加了对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如社区学院、州立大学与常春藤大学等)对社会流动性影响的详细分析。增加了关于亚裔在美国的身份认同和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支持。更新了2023年关于高等院校对社会流动性影响的调查报告的具体标题及链接。增加了对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的详细解释和来源。

美国名校如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等的教育非常有价值这几乎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这通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进行美国大学申请赴美留学得到了充分证实。但是,对名校价值的认识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名校能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名校能提供优秀的校友人脉资源,甚至带有名校光环也是一项优势,那今天我们想通过社会阶层的提升这一点来看看美国名校的价值到底如何。

国黑人与白人社会阶层流动率与性别差异

图1: 美国黑人与白人社会阶层流动率与性别差异 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美国社会阶层流动性这个问题,纽约时报在2018年7月25日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为《A Racial Change in Economic Opportunity》,谈到了从富裕家庭出生的黑人小孩成年后更容易发展成为中下甚至贫困人士,与白人孩子的对比如下:调查中10000个社会前20%富裕家庭的孩子在成年后,白人孩子成长为最富裕的20%人士比例为39%,黑人孩子为17%;白人孩子成为最贫困20%人士比例为10%而黑人孩子为21%。这项研究分析了5700万儿童的匿名人口普查和税务记录,显示黑人儿童的社会流动性有所改善,而白人儿童的社会流动性则有所下降。这些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黑人孩子成长后更容易“失败”,这种“失败”其实就是社会歧视的一种后果。调查的样本量和方法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可以在下图看一下,就是不管孩子出生于穷人家庭还是富裕家庭,黑人男孩与白人男孩长大后在收入上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距,但黑人女孩与白人女孩之间的差距却不明显。如果说社会歧视造成这种白人小孩与黑人小孩成长的差异,那为什么黑人女孩与白人女孩之间的差距却如此之小呢?文章中有提到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个社会歧视可能更偏向于歧视黑人男性,把他们与白人男性区分,甚至区分于黑人女性。通过这个例子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阶层的流动性确实存在,即使最顶层20%白人家庭的孩子也有10%会落入底层20%的阶层。

美国不同种族社会阶层

图2: 美国不同种族社会阶层流动率 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这份报告在研究黑人歧视的同时还得到了一些其他有意思的结果,比如我们都大概了解亚裔的社会阶层流动率(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移动的几率)是最大的,文章也确实用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如下图:

美国不同种族二代后社会阶层流动率

图3 美国不同种族二代后社会阶层流动率 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前面我们谈了种族对美国社会流动性的影响,那下面我们来谈一下美国名校对美国社会流动性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性的正面影响,因为高等院校毕业相较于中学必然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高的工资,也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向上层社会移动。那么美国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我们可以预计到不同院校对学生向上层社会流动有不同的影响,那是否是越有名望、排名越高的美国名校对此更有帮助还是有其他结果呢?对此th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Project在2017年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标题为《Mobility Report Cards: The Role of Colleges i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完美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首先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进入更好的常春藤+院校(常春藤院校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杜克大学),在这里Top1%收入家庭孩子数量甚至要超过家庭收入排名在50%之后孩子的总和;家庭收入在top1%收入家庭的孩子进入常春藤+院校的几率是底层20%家庭收入孩子录取几率的77倍!那么顶层家庭扎堆顶级学校必然对社会流动性没有太大帮助,反而会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下面的表格是报告中对阶层向上流动推动最大的10所大学,这10所学校基本属于中档且接受低收入家庭孩子较多的院校。

排名 学校中文名 学校英文名 阶层流动率
1 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 9.9%
2 佩斯大学 Pace University 8.4%
3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SUNY – Stony Brook 8.4%
4 纽约职业技术学院 Technical Career Institutes 8.0%
5 德州大学泛美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 Pan American 7.6%
6 纽约城市大学系统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ystem 7.2%
7 格伦代尔社区大学 Glendale Community College 7.1%
8 南德克萨斯学院 South Texas College 6.9%
9 加州州立工技大学波莫那分校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6.8%
10 德克萨斯大学艾尔帕索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 El Paso 6.8%

当然,我们在这里也不能否认常春藤+院校的实力,在对底层孩子(家庭收入排名低于20%)向上提升到顶层(家庭收入排名高于20%)的几率非常之高,比如这5所常春藤大学都在60%以上,打个比方就是就算你属于社会底层20%的家庭孩子,只要进入这5所大学就有60%的几率在未来成为社会顶层20%的人士,是不是已经非常夸张了?这里只是说在社会整体流动性的推动力上不如前面名单里的院校大罢了。

排名 学校中文名 学校英文名 底层提升为顶层几率
1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6.5%
2 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6.1%
3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65.9%
4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62.9%
5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66.1%

最后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这些院校对社会流动性的推进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4所示:

图4 :院校社会流动性影响时间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常春藤+院校底层20%家庭孩子的比率基本保持平稳或微微上升,可以理解为推动力基本保持不变,但是那些社会总体推动力占比非常大的院校(比如图中的SUNY-Stony Brook 和 Glendale Community College)在近些年底层20%家庭孩子的比率却在急剧下降,那么综合来讲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就是美国高等院校在近些年对社会流动性的推进应该是越来越弱的,教育可能也正在从推动社会流动性向帮助社会阶层固化转变。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纽约时报公布的一张图:

美国名校价值

图5 美国富人选择的高等院校与穷人选择的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Top1%的家庭孩子90%都进了私立或者公立大学接受最好的教育,而底层20%的家庭孩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机会读大学,就算读也会选择相对比较经济的公立大学,那么这种现象的结果必然是高阶层家庭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就更容易保持在高阶层,而低阶层家庭的孩子就很难向上层发展了。参考下面的数据图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越高阶层家庭的孩子有越多的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常春藤+、顶级名校及名校的学生比例是随着家庭层次越接近顶层而指数级上升,这些社会资源其实大部分都是被社会顶层10%的家庭所占据,其目的也无非是让孩子保持住自己的社会阶层地位,因为这些名校的价值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

这里我们稍微提一下这边的学校分类是根据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进行的,这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和认可的美国大学分类体系,主要根据学校授予的学位类型、研究活动水平和院校规模等因素进行划分。虽然它不像Barron’s Selectivity Category那样直接评估录取的竞争力,但在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和机构类型时,卡内基分类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关于卡内基分类标准的详细解释和来源可以参考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

从这里我们可以非常直观清晰的看到美国名校的价值所在,常春藤+院校的毕业生有将近20%会处于社会顶层1%,而社会顶层30%的毕业生占了将近56%;接下来的顶级名校及一般名校也只是在顶层1%的比例略有下降,占社会顶层30%的毕业生比例依然双双超过50%。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就是进入美国名校相当于有50%以上的几率能够成为美国社会顶层30%的阶层,这个价值不可谓不大了!

我们总结一下:美国现在的社会阶层总体是趋于稳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事实上是扮演了一个加固阶层固化的角色。其次,如果能进入美国名校接受教育对自身将会有非常大的提升,但前提是能够进入,现在阶段这些大学的入学门槛其实非常高,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是高阶层家庭子女。最后,亚裔在美国的身份认同和文化适应的研究表明,尽管面临挑战,许多亚裔家庭通过保持文化联系和语言能力,能够在美国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取得成功。这些研究表明,文化适应和双语能力对亚裔家庭的社会流动性和身份认同有着积极的影响,这进一步支持了美国名校在社会阶层提升中的重要性。总之,从提升社会阶层角度来分析的话美国名校依然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相关阅读:

谈美国名校的价值(二)——从美国发明专利角度来讨论

谈美国名校的价值(三)——中美高等院校对比

谈美国名校的价值(四)——毕业生薪酬

参考资料:

  1. A Racial Change in Economic Opportunity – The New York Times. 链接
  2. Opportunity Insights |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Using Big Data. 链接
  3. Mobility Report Cards: The Role of Colleges i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链接
  4. Social mobility and equal opportunity | OECD. 链接
  5.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 – Publications & Products. 链接
  6. College Rankings Inflation: Are You Overpaying for Prestige? |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 AEI. 链接
  7. Turning Community Colleges into Engines of Economic Mobility. 链接
  8. Community Colleges and Upward Mobility | BFI. 链接
  9. Community Colleges and Upward Mobility | NBER. 链接
  10. Community Colleges and Upward Mobility –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链接
  11. Assimilation & Ethnic Identity : Asian-Nation :: Asian American History, Demographics, & Issues. 链接
  12. The 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 Highlights from our focus groups | Pew Research Center. 链接
  13. What History Tells Us about Assimilation of Immigrants | Stanford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SIEPR). 链接
  14.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链接

大家都在问的问题:
问题1: 文章提到美国名校对社会阶层固化有影响,那对于普通家庭背景的学生来说,是否还有必要申请美国名校?


文章指出,美国名校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性方面的整体推动力近年有所下降,并且顶级名校的学生大多来自高收入家庭。然而,文章也明确提到,对于来自底层家庭的学生而言,进入常春藤+院校等顶级名校,向上提升到顶层社会的几率非常高(例如文章中提到的几所常春藤大学,底层提升为顶层的几率在60%以上)。这意味着尽管整体上名校可能加剧固化,但对于能够进入这些学校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来说,其个人向上流动的潜力依然巨大。因此,对于有能力申请并被录取的普通家庭学生而言,美国名校依然是实现个人社会阶层提升的非常有价值的途径。同时,文章也列出了一些中档院校,它们对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整体推动作用更强,这些学校对于更广泛的普通家庭学生来说,也是值得考虑的选择。关键在于结合自身情况,评估目标院校的录取难度和对个人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


问题2: 文章中提到的“社会阶层流动率”和“底层提升为顶层几率”具体是什么意思?它们在衡量学校价值时有什么区别?


文章中提到的“社会阶层流动率”通常是指学生从较低社会经济阶层向上进入较高社会经济阶层的比例或几率。在文章中,这张数据更多体现的是一所学校整体上帮助其学生向上流动的能力,包括帮助不同起始阶层的学生实现向上流动。例如,文章列表中的“阶层流动率”较高的学校,意味着这些学校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阶层)在毕业后有更高的几率进入更高社会阶层。


而“底层提升为顶层几率”则更加具体,它特指来自社会底层(例如家庭收入排名低于20%)的学生,通过就读该学校,毕业后能够进入社会顶层(例如家庭收入排名高于20%)的几率。这篇文章主要用这个指标来衡量顶级名校对底层学生的价值。


两者的区别在于:“社会阶层流动率”是一个更广义的指标,衡量学校对所有学生的整体向上流动推动作用;而“底层提升为顶层几率”则是一个更聚焦的指标,专门衡量学校对来自底层家庭学生的社会阶层提升能力。在衡量学校价值时,这两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学校在促进社会公平和个人发展方面的作用。对于来自普通或底层家庭的学生而言,“底层提升为顶层几层”可能是一个更具参考价值的指标,它能直接反映学校改变个人命运的潜力。


问题3: 文章提到黑人和白人孩子在社会阶层流动上存在差异,这是否意味着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种族歧视?


文章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从富裕家庭出生的黑人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发展成为中下甚至贫困人士,而白人孩子向上流动的比例更高,落入底层的比例更低。这组数据确实揭示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差异和社会流动性的不平等。文章 further 指出,这种差异可能是社会歧视的一种后果,并且这种歧视可能更偏向于黑人男性。虽然文章并未直接断言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系统性的种族歧视,但这种社会层面的不平等无疑会影响不同种族背景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和他们在教育体系中的发展。例如,底层黑人家庭的孩子更难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这也会限制他们进入名校的机会。因此,这些社会层面的种族差异与不平等是理解美国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性影响时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


问题4: 文章提到了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这个分类对留学申请有什么实际意义?


文章中提到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和认可的美国大学分类体系,主要根据学校授予的学位类型、研究活动水平和院校规模等因素进行划分。虽然它不像Barron’s Selectivity Category那样直接评估录取的竞争力,但对于留学申请具有以下实际意义:




  1. 了解学校类型和特色: 卡内基分类可以帮助申请者了解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例如,“研究型大学”通常更侧重学术研究,提供博士学位,适合有志于学术深造的学生;而“文理学院”通常规模较小,更注重本科教育和通识教育,适合喜欢小班教学和全面发展的学生。了解学校类型有助于申请者选择与自己学习目标和偏好相符的学校。

  2. 辅助选校和定位: 尽管卡内基分类不是直接的排名,但它可以帮助申请者对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一个大致的判断。通常来说,研究活动水平较高的学校在特定领域的师资和科研资源可能更强。申请者可以结合卡内基分类、专业排名和自身条件来综合评估学校,进行更合理的选校和定位。

  3. 理解学校的教学模式: 不同的卡内基分类下的学校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也可能有所差异。例如,社区学院(通常被归类为二年制院校)主要提供职业培训和转学课程;州立大学(通常规模较大,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学位)可能提供更广泛的专业选择。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申请者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方式和职业规划的学校。



总之,卡内基分类是理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申请者更全面地了解学校的类型和特点,从而做出更明智的申请决策。


问题5: 文章提到亚裔在美国的社会阶层流动率最高,这是否意味着亚裔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更容易?


文章中提到亚裔的社会阶层流动率(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移动的几率)是最大的,并且提供了数据支持。然而,这并不直接等同于亚裔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更容易。社会阶层流动率高可能反映了亚裔群体在美国整体上的经济向上发展趋势,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因素,例如较高的教育重视程度、特定行业的职业选择等。


关于亚裔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是否更容易,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种族、招生政策、学术背景、课外活动等多种因素。历史上,美国大学招生中曾有过针对亚裔的“配额”争议,但这与社会阶层流动率是不同的概念。社会阶层流动率是宏观层面的群体趋势,而大学录取是微观层面的个体竞争。


文章中提到的关于亚裔身份认同和文化适应的研究,更多地说明了亚裔家庭通过保持文化联系和语言能力等方式,在美国社会中取得成功。这可以被视为亚裔群体积极适应并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一种体现,这可能间接影响到其子女在教育上的投入和表现,从而在申请名校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需要强调的是,大学录取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并非只看种族和社会阶层背景。申请者依然需要具备优秀的学术成绩、标准化考试分数、丰富的课外活动、出色的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亚裔的社会阶层流动率高不能简单推断出亚裔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更容易,而应该理解为这反映了亚裔群体在社会经济层面的成功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为部分亚裔学生申请名校提供有利条件,但最终录取结果仍取决于个体的综合实力。


*简介与问答内容由续航AI小助手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发散,仅供参考,如有冲突请以正文内容为准

【独家稿件声明】本文为美国续航教育(Forward Pathway LLC,官网地址:www.forwardpathway.com)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美国续航教育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美国续航教育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同时在中国上海和深圳设有续航教育分部。续航教育自201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研究中美之间的文化教育发展与趋势,提供最专业的美国留学一站式服务,获得美国国际招生协会AIRC及国际教育顾问委员会ICEF的双重认证。

美国招生协会
AIRC权威认证

2000+ TOP50
成功申请案例

7000+ 学校
独家数据库信息支持

点击了解详情

美国大学申请

常青藤团队 助你圆梦美国大学

续航客服微信二维码-black

咨询美国大学申请详情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点击下方按钮咨询

联系客服

觉得有用的话就评价/分享一下吧~

留学宝典

美国留学宝典

史上最全留学指南

联系我们

24小时在线客服咨询

先试试我们的AI小助手吧,回答各类留学问题!

 续航教育企业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或点击下方按钮


联系电话:
+1 412-230-8666

邮箱:
[email protected]